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 > 正文
一诺千金

发布时间:2023-07-17

马桂兰 张龙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两千多年前,屈原在抒情长诗《离骚》里表达了自己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正是这种百折不挠,追求探索的精神,让秭归一步步披荆斩棘,把小康之梦变成现实。

一、勤劳勇敢追梦人

“有女莫嫁三墩岩(方言念ai),去去来来一双鞋(方言念hai)。”一提到磨坪乡三墩岩村,大家就会想起这句顺口溜。吃水难,行路难,产业落后。年轻劳动力都选择外出打工,家里仅剩下老人、妇女和小孩。

2018年,本来准备继续选择在外务工的邓中平在了解到产业扶贫的相关扶持政策后毅然决定留下来。

“留在村里,利用扶贫政策,种植适合的农作物,一家人的生活不用愁,还能陪伴照顾年迈的母亲。”

在扶贫工作队的指导帮助下,邓中平选择了适合在高山种植的烟叶。从最初的几亩到如今的24亩烟叶种植,在一系列技术指导、扶持政策下,勤劳能干的邓中平成了村里的烟草种植大户。每当烟叶收获的季节,烤烟、挑拣烟叶最忙时,邓中平还要从村里请帮工,最多时一天就要请十多个人。

邓中平说:“仅2018一年,就收获了7000多斤烟叶,算下来年收入差不多有近8万元。”勤劳的邓中平吸引了同村姑娘向祖敏,44岁的他致了富,也收获了爱情。

家住两河口镇云盘村一组的61岁村民李远清,被人誉为脱贫路上的“铁娘子”。丈夫常年患病没有劳动力,一儿一女都有精神疾病,很长一段时间里,李远清带着儿子四处求医,丈夫又突然被确诊为突发性脑出血导致半身不遂。面对高额的住院费,家徒四壁的她第一次崩溃大哭。丈夫卧床需要照顾,孩子治病吃药需要钱。

没有劳动力,没有收入来源,绝望之时的李远清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家按政策享受了农村低保救助。仿佛是黑暗之中照进来的一缕阳光,李远清感受到了光明与温暖。

在发展生产一户一策的大力支持下,她买来两头母猪、十头肉猪喂养。2016年,连她自己都不敢相信,出栏了10头肉猪、两窝猪仔,一年赚了两万多元钱。这一帮扶行动,对李远清来说是雪中送炭,像一场及时雨一样解救了她的困苦,帮她从贫困的沼泽中脱离出来。

孙清,郭家坝镇百日场村三组村民。2010年因为一场车祸,双腿落下二级肢体残疾,先后进行5次大手术共花费15万多元,加之岳母多病需长期服药,岳父也体弱多病,家庭环境一落千丈,负债累累。

面对飞来横祸,看着一家老小,孙清深知,抱怨不是办法,一蹶不振不是出路,作为家庭的顶梁柱和主心骨,唯有坚强面对才能拯救这个风雨飘摇的家。他常说:“腿虽然残疾了,但精神上不能残疾,我要千方百计把日子过好。”

得知他急需中药材收购流动资金后,县派驻百日场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主动上门了解情况,精准把脉,确定了金融扶贫为突破口、带动产业发展的帮扶思路。

在他们的帮助下,孙清申请了10万元的金融扶贫贷款,用于柑橘品改和中药材收购。2016年,孙清收购中药材20吨,枳实70吨,纯利润4万元,不仅提前摘掉了“贫困户”帽子,而且还清了外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2017年,孙清又新发展柑橘4亩、品改2.5亩。2018年初,孙清购买了一辆越野小汽车,为该村贫困户树立了好榜样。

像邓中平、李远清、孙清这样的脱贫户数不胜数。

身残志坚,用一只小拳头撑起大世界的屈永翠;勤扒苦挣,带领村民共同发展小水果的李胜荣;勤劳钻研,坚持自主发展产业的向明;借精准扶贫的春风积极发展生猪养殖产业的周宗永;敢想敢干,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发展中药材的王学俊;坐在轮椅上潜心钻研推拿、针灸技术的谭军朋;顽强打拼,由贫困户变扶贫人的姜从虎……这些人里,有的年逾花甲,有的身体残疾,有的历经失败从头再来。境遇各不一样,却都有共同的追求和坚持、执着和勇气。

他们的信心,来自扶贫干部的真诚鼓励和理解关怀,来自他们一句贴心的安慰,一个深情的拥抱,来自他们实实在在给予的帮助。

二、沉重神圣接力棒

他是个工作狂,认识向启平的人都说。以前是,现在更是。

2017年2月,刚刚卸任县食药监局局长的向启平再一次被委以重任,调任县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

这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他没有迟疑,没有退缩,毅然接受了组织安排。

摸情况、下基层、调研、查资料、学政策、学业务。他很快从一个“门外汉”成为行家里手,迅速适应了角色。攻坚办被他建成全县脱贫攻坚的指挥前哨。

作为这个临时大家庭的“领头羊”,每一项工作,他都亲自参与谋划;每一项任务,他都思考在前。这是向启平的真实写照,也是无数扶贫工作者的缩影。

新冠肺炎病毒肆虐湖北时,沙镇溪镇高潮村村民的柑橘滞销,村党总支书记宋青山心急如焚,多次努力争取到返岗通行证,舍下坐月子的妻子和刚满月的小女儿,第一时间从宜昌城区“逆行”回村,开展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工作。

2020年2月21日,他像往常一样,开着自己的小货车,一边安排疫情防控工作,一边帮村民销售柑橘。路过店子湾,宋青山看到村民王英祚正在采摘柑橘,于是便停下车,让王英祚他们卸筐。这时,车辆开始后溜,考虑到车里还有村民谭文翠,车的斜后方站着王英祚,坎下还有一户人家,宋青山迅速跳车,一把推开王英祚,抱起石头准备垫在轮胎下,不想车辆后滑速度增快,反应不及的宋青山被掀翻到坎下,车子重重地压在了他身上。那一天,他还不到40岁,他的小女儿出生才55天。

23岁的年轻“女将”李咏芳刚到村工作时,曾思考一个问题:全村2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569人,这么多档案资料,怎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她加班加点,一遍一遍地整理、校对、录入上传,还利用帮扶干部、村干部走访入户的机会,核对信息。对部分信息有疑问的,她就自己入户走访,通过多种方式核实信息。5个月时间,李咏芳整理了25000多份资料,校对和核查了大量信息。档案资料被她整理得井井有条,也慢慢地“印”进大脑里。

云南曲靖“90后”小伙潘雁驻村之初,因为口音问题只能用普通话跟村民们交流,很多时候同一句话要说好几遍村民才能听懂,还得加上不同的语气和动作。为了尽快与村民打成一片,他狠下决心,一定要在最快的时间里学说方言。他利用入户摸排的机会,用手机录下村民们的话,晚上回到家中反复听。通过不懈努力,潘雁学到了不少地地道道的秭归方言,“小潘,到屋里坐,嚯(喝)点儿茶”“好哒,走两个小时,累趴哒(累坏了)”。

2018年年底,县人民医院护士况翠红收到一封信:

翠红医生,你好!感谢这些年对我的帮助,隆冬腊月送来了羽绒服、棉衣被,酷暑六月带来了夏装,春节慰问给钱给物,最难能可贵的是像亲生闺女一样整理床铺和房间,打扫室内室外卫生,安慰我与病魔作斗争,安享晚年,尽最大的努力为我争取一系列优惠政策……亲生儿女莫过如此!翠红女儿,请允许我这样称呼你!

谭志德一人独居,2014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三年来,帮扶人况翠红每个月都要到太坪村看望“谭叔叔”一次,落实健康扶贫、危房改造、安全饮水、民政救助等各项扶贫政策,还帮忙做家务、干农活。况翠红看着这封信,感动地说,“当女儿,我当然愿意!”75岁的谭志德老人得知此话,眼含热泪,像小孩一样腼腆地笑了。

类似这样的故事实在太多,对于这场不能输的硬仗,无数扶贫人用坚强的信念、务实的作风,用辛勤的汗水甚至是生命,成为打赢这场攻坚战重要的中坚力量。

十七载扎根乡村干扶贫,满头青丝变白发的屈原镇党委书记宋兴建;参加工作就奔赴扶贫一线的年轻干部王廷勇;一入乡村不挪窝,一心为民办实事的驻村第一书记郑旭;老当益壮的驻村第一书记史思天;始终保持昂扬斗志的驻村第一书记鲁韶山;用脚丈量北峰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姜华……他们是攻城略地的排头兵,他们热心群众、经验丰富、敢于创新。大到出谋划策、产业发展、要项目,小到柴米油盐、衣食住行、送温暖,修桥、补路,盖房、改水,上学、就医,解决最低生活保障、引导就业创业,发展产业、增加收入……这些都是扶贫干部需要去努力解决的。

脱贫攻坚战,最难的在于持之以恒,越是到最后阶段,越是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只是深入一线的四百多名驻村干部,全县上下,从县领导到普通干部职工,近万名公职人员,人人都有结对帮扶对象,人人对接着困难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本土企业九畹丝绵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龚万祥,做良心茶、做诚实人,带动6000名茶农增收致富,荣登“中国好人榜”;梅家河乡忆乡情土特产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宋玉琳,返乡创业反哺家乡人民;秭归县“扶贫龙头企业”湖北鑫勇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颜勇,持续送温暖献爱心,助农增收脱贫。

秭归的脱贫攻坚,没有一个旁观者。秭归的脱贫攻坚,从来就不是孤军奋战。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为秭归县沙镇溪镇范家坪村,投入和争取大量资金,谋划四大产业,彻底改善了范家坪村基础设施条件和环境卫生状况。

武汉海关(原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驻九畹溪镇仙女村,辅导九畹溪镇和仙女村“九畹溪丝绵茶”获得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认证,助力秭归茶叶产业发展。

中国三峡集团公司助庙河村发展生态养蜂产业,提出了将庙河的茶叶、柑橘、蜂蜜等农产品作为旅游配套产业的思路,为庙河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公司按照旅游村庄建设规划,致力于把香溪村打造成旅游新村,建成美丽村庄,用真心、真情帮助秭归人民早日脱贫。

国家电网公司为秭归建设48座光伏电站,每年为贫困村创造1000多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全县农村电网基础设施不断改造升级,助推了贫困村产业发展,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共青团湖北省委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全方位参与秭归县脱贫攻坚工作,多次组织召开全省定点帮扶秭归工作推进会,整合资源、引进投资、开展系列活动,提供多种渠道和平台。

除此之外,潜江市人民政府、荆州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湖北三峡农商银行、均瑶集团、宜昌翔翼实业公司等15家区域协作、劳务协作和定点扶贫单位,雪中送炭,竭尽所能,为秭归争取了大批的项目资金和物资,解决了很多难办的事。

秭归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900公里的农村公路通车了,186个村的安全饮水问题解决了,农村配网全面升级。180个易迁集中安置点让近万名偏远地区的贫困群众迁入新居,30000多危房户有了安全住房。

三、进入心坎的夜话

    2019年11月21日晚上7点,在郭家坝镇熊家岭村,20多户村民代表陆续走进韩庆斌家。

    正值初冬,堂屋里炭火正旺,在村支书孙大禄的一声吆喝中,熊家岭村的“扶贫夜话”正式开始。今晚夜话的主题是怎样做大柑橘产业。熊家岭村家家种柑橘、户户搞电商,村民代表发言热烈。

  “扶贫夜话”的模式,源于秭归县县长杨勇两年前在村民中的一次调研。一位老农率直朴实的话语直撞心扉:“干部台上说政策,群众台下扯散白(聊天),都急着田里活儿,这样的会哪个听得进克(入心)?”

    2018年7月,全县首场“扶贫夜话”在产业发展面临瓶颈的杨林桥村召开。大家洗净农忙的汗渍,摇着蒲扇去瞧稀奇。以前,这样家家户户到场的会议很少,晚上开会更是史无前例。这一次,干部群众围坐一起,一起想办法寻找脱贫路径,有什么说什么,直抒胸臆。那场夜话,整整持续了3个小时。

8月,水田坝乡王家桥村第三村落,院坝里人头攒动。县委副书记黄海,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周华玉、水田坝乡党委书记吴雄悄悄和村民们坐在一起。“村里道路、沟渠、涵洞要有人维护。”“现在生活条件变好了,空闲时间也想和城里人一样唱唱歌跳跳舞,需要一个广场。”

村民们的建议说到了大伙的心坎上。县委副书记黄海深有感触,连夜作“扶贫夜话”打油诗一首:“一话党的政策暖民心,二话身边变化面貌新,三话邻里和谐一家亲,四话产业发展要使劲,五话环境卫生更干净,六话家庭和睦把老敬,七话遵纪守法讲文明,八话干群关系心更近,九话攻坚克难齐用劲,十话脱贫致富向前进。”

从2018年8月起,秭归在全县186个行政村推行“扶贫夜话”,干部群众面对面,商议脱贫致富、乡村治理路子。

大家围绕最为关心的主题热烈讨论,干部群众同围一个圆、同坐一条凳,邻里纠纷、家长里短、生活困难、发展建言,大家摆、大家议,县、镇、村的领导干部认真听,将群众的声音装进了心窝窝里。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展“扶贫夜话”2300多场,收集问题和建议2.5万条,县、镇、村干部阐释政策,当场解答,疏导情绪,破解难题。不能当场解决的,建立台账逐条消化,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在面对面的交流中,细节被梳理,方案变完善。在“扶贫夜话”里,柑农们找到了最合适的种植模式,修通了盼望多年的方便脐橙运输的产业路,引进了“宜红茶业”等农业投资项目,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扶贫夜话”作为秭归脱贫攻坚工作的一大创新,效果显著。在秭归县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20多件委员提案和6篇发言材料来自“扶贫夜话”中群众反映的问题。《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政策的建议》《加强统筹力度确保柑橘产业安全》《对鄂西山区发展核桃产业的建议》等,这些从“扶贫夜话”中收集提炼的建议和提案,散发着泥土的气息,承载着村民们寻找幸福生活的希望。

    2018年8月,酷暑炎热,贫困户李发新家正在进行危房改造。但高温天气,请不到工人转运红瓦,李发新十分犯难。就在这天,县水保局干部正在进村走访,二话不说就背篓上肩,每人来回十几趟,将瓦全部运至屋旁。李发新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其实,这只是走访路上的一个小片段,而像这样的片段无时无刻不在村落民居里上演。“全域大走访”,真正让扶贫干部们弯下腰来解民困,拉近了干群距离。

    县文新广旅局扶贫干部带着投影仪来到郭家坝镇西坡村一组贫困户邓俊清家中,召集附近20多户村民一起,上了一堂精彩的脱贫攻坚课。讲政策、析县情、谈想法、树典型,有奖问答,互动参与,各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各显神通。“政策大宣讲”,深入浅出覆盖广,提高了政策知晓面。

    “虽然不是贫困户,但村中新修的道路、新增的公共设施、实施的安全饮水项目非贫困户不是一样受益?扶贫资金一部分直接用于贫困户,更多的还是用在了全村发展上,扶贫成果是全体村民都共享的。”泄滩乡桂花坪村的屋场会上,驻村第一书记鲁韶山对心有怨怼的非贫困户说。一席话让他们心服口服,醍醐灌顶。不仅聚焦贫困户,更聚焦非贫困户,全面了解村情户情,深入挖掘怨气根源。“矛盾大排查”,全村扭成一股绳,化解了攻坚阻力。

    水田坝乡赦仓坪村村民王小红家境贫寒,父母早逝。妻子受不了贫困的生活,离他而去。几年后他上山砍柴又摔成重伤。他开始自暴自弃,睡懒觉,酗酒,整天游手好闲,靠救济金度日。政府要为他改造D级危房,他以家中没钱、缺劳力等为由,多次把扶贫干部赶出门。2018年5月,王小红患上糖尿病住院。帮扶人秦俊华买了一篮水果,去看望他,和他促膝长谈,鼓励他重拾信心。看着这篮水果,王小红既感动又羞愧,“已经很多年没有人这样对我了。”回家后,王小红开始起早贪黑,自己动手挖土、背沙、砌墙、盖瓦、倒地坪,都自己动手,三个月后就住进了新房。乡亲们都不敢相信,过去那个懒汉,现在怎么像变了个人?

    “迈进农家门槛,走进了群众心坎。矛盾化解了,积怨消化了,难题自然也就解决了,一些难以推进的项目也找到了突破口。”这一点,每一个扶贫干部都感同身受。这既是传统的工作方法的回归,也是干部转变工作作风的切实体现。

    在这场大规模而又凝心聚力的脱贫攻坚战中,全县近万名干部开展全域大走访、政策大宣讲、矛盾大排查、问题大整改、集中攻项目的“四大一攻”行动,共走访群众23万户,召开村落会、屋场会、院坝会4600多场次,收集问题和建议近3万条,全部消化解决到位。化解了不少矛盾,消化了不少怨气,促进了脱贫攻坚。

四、如诗如画小村庄

    青瓦、炊烟、马头墙,青山、绿水、小村庄。

    2018年8月9日,杨林堂鼓的古韵响彻响水洞村。“慈孝之家”“诚信之家”,人们簇拥着手持匾牌的干部,敲锣打鼓将荣誉送到9名群众家中。

    在张明华家整洁清爽的院子里,扶贫干部将一块“清洁之家”的匾牌挂在他家门上。村党支部书记秦宗尚满脸笑容,“村民们的环保、卫生意识比以前强多了。”

    不少生猪养殖大户通过安装异位发酵床、修建沼气池等方式解决了污染问题。而不久前刚刚推动的“厕所革命”,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有近150户申报旱厕改造。

    “人畜分离讲卫生,屋前屋后扫干净。规范整齐不乱建,舒适环境好心情。”在村里的宣传栏上,类似这种文明歌谣随处可见。有的村还推行“一改三清一分类”,即改卫生厕所,清理房屋周围杂草杂物、清理室内环境卫生、清理房前屋后排水沟,分类处理生活垃圾,昔日“脏乱差”变成“花园村”。

    在响水洞村四组秦立贵家门口,扶贫干部为他挂上“勤劳之家”的匾牌。秦立贵是村里的脱贫致富典范,从一穷二白到养殖大户,背后的辛酸几天也说不完。

    同样不等不靠、勤劳致富并带动一方乡邻的,还有家住海拔1200米高山的王春燕一家。家里负担重、劳力少、条件差,她咬着牙发展10多亩蔬菜,并带动邻居一块种植,和乡邻一起脱离贫困。

    在88岁的老党员邹忠南老先生的书桌上,一摞笔记本上全是他的手记。翻开扉页,跃入眼帘的是《中国共产党章程》。细细翻阅,有政治笔记、有心得感悟、有时事摘录、有回忆日记……

    “莫信封建迷信。”邹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驳斥封建迷信的荒谬。这位有着62年党龄、身患偏瘫18载的他,坐着电动轮椅行驶半小时到达村委会跟群众作交流发言,是村民心中当之无愧的“忠贤之家”。

    被评为“和善之家”的二媳妇王太翠说,老人爱读书、爱看新闻,每期主题党日活动从不落下,他用小故事讲大道理,大家都爱听,响水洞的村民在老人的影响下养成了文明好习惯。

    2018年元旦,屈原出生地乐平里,迎来了乡贤杜奎带来的200多名武汉客商。文化小广场上,一群村民载歌载舞,将脱贫的决心唱进了自编的小调里:

    九子鞭儿叭叭响,感谢伟大共产党。人生在世要努力,勤劳致富当榜样。

    村民向文武在歌声里有些羞赧地低头,“以前家贫人志短,不愿闯、不想干。现在评模范,选典型,大家都自力更生,我也越干越有信心!”说到后面,向文武声音大了些,头也抬了起来。最近两年,他家可谓喜事连连,讨上了媳妇,盖起了新房,感觉日子越过越亮了。

    一花引来百花开,全县先后挖掘各类身边典型1000余人,付金翠、张义波、王华君、龚万详等人更是先后荣登“中国好人榜”。以举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建精神家园。秭归通过“立壮志、改陋习、树新风”真正做到了扶“精神之贫”、扶“志向之贫”,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水泥路通到家门口,泥坑水变成了自来水,土坯房变成小洋楼,网络物流全覆盖。高山种植蔬菜、烟叶,中山种植茶叶、核桃,低山种植柑橘。除了这些主导产业,畜禽养殖、蔬菜、中药材、小水果,电商、乡村旅游也相继蓬勃兴起。上学不愁,看病不愁,弱有所扶、老有所养。村村建起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乡村广播,村卫生室,百姓走出家门,就能置身舒心便捷。乡村道路整洁干净,垃圾分类有序,家家户户庭院清洁卫生,果树累累,鲜花漫山。这是真真正正的美丽乡村,也是全县186个村共同经历的沧桑巨变。

    秭归在脱贫攻坚战中,以户为中心,帮其所困、扶其所需,以“四大一攻”为载体,“立改树”为支撑,“扶贫夜话”为抓手,坚持创新,探索出了多元化的扶贫模式。脱贫的亮点和经验可谓数不胜数,足以肯定的是,每一项决策的践行和实施,都饱含着扶贫人的心血和汗水。在秭归242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全县12个乡镇,在186个村,处处是战场,人人皆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