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屈原文化·产业 > 正文
屈原故乡赛龙舟 家国情怀耀千秋

发布时间:2021-10-15

三峡秭归讯(记者 向晓飞)说到龙舟,就必然绕不开秭归。作为“中国龙舟之乡”,秭归和龙舟的关系源远流长。此次奥运龙舟推广赛在秭归县举行,再次印证了秭归是龙舟竞渡的发祥地这一不争的事实。让我们走进历史,来了解龙舟与秭归的不解之缘。

秭归和龙舟的关系源远流长。相传,屈原投江汨罗的消息传到家乡后,屈幺姑悲伤不已,划起小船沿江招魂,呜咽歌唱:“我哥回呦哦!”秭归百姓纷纷划桨,随她游江招魂。这便是最初群舟齐发的场景。

《荆楚岁时记》上说:“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并命舟辑以拯之。”《隋书地理志》上说竞渡是在打捞屈原遗体。“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因为屈原的爱国精神为世人所景仰,屈原的悲愤自沉为世人所同情,历代描写竞渡的诗歌都把龙舟和屈原联系在一起。龙舟竞渡起源于屈原说的教育意义更为深刻,成了推动龙舟竞渡的一股强大的动力。

与其他地方相比,屈原故里龙舟竞渡有着不同的意义和别具一格的特色。

县文化馆馆长梅俊明说:“秭归每年的端午龙舟竞渡,主要是为了缅怀、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屈原故里端午习俗中划龙舟分为祭龙头、点睛、下水、游江、招魂、比赛、抢红、回舟八个环节,有一整套的规制和程式。其中招魂最为感人,竞渡最为热烈。在游江招魂过程中,龙舟队员与岸上群众向江中抛粽子,高声齐唱《招魂曲》和峡江船工号子,声势浩大,场面撼动人心。”

龙舟活动在秭归已成为传统,经过几千年的演变,龙舟活动从祭祀、娱乐到运动竞技。过去,秭归赛龙舟主要是民间自发组织。每次龙舟赛就是最重要的节日和集会,男女老少、远乡近邻都齐聚江边观战,高声喝彩助威。在秭归,能够成为一名划手参加龙舟赛是无上光荣的。

今年81岁高龄的归州财政所退休干部向恒清出生于归州镇香溪村一个龙舟世家。从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端午节开始,他经历了看龙舟、学龙舟、划龙舟、当龙舟教练、编撰龙舟资料五个阶段。在75年里,他始终对龙舟有着一份近乎痴迷的深厚感情。如今表演起传统的龙舟习俗来有板有眼。因他对龙舟文化和技艺钻研颇深,2009年6月被市文化局授予市级非遗优秀划龙舟传承人。他说:“我认为,屈原故里龙舟主要是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让屈原爱国主义精神扎根于全国人民心中,让全国人民都有一种家国情怀,从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据了解,因三峡工程兴建,1998年县城东迁茅坪。此后,秭归县城龙舟赛年年不断。一般赛场位于三峡大坝上游1.5公里的徐家冲港湾。屈原故里龙舟竞渡之所以延续至今,是因为以屈原为代表的忠烈之士的爱国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为国家地崛起、民族的振兴不懈奋斗。正是这份坚定不移的家国情怀,让龙舟文化积淀愈加深厚浓烈。

县委党校教授郑承志:“千百年来,龙舟的形制,龙舟比赛的形式有所变化,但是龙舟文化与精神内核始终不会变。龙舟和屈原基本画上等号,龙舟竞渡承载着屈原的家国情怀,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龙舟比赛体现的求索进取,团结拼搏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龙舟走向世界,即将走到奥运的赛场,它将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的亲和力推向世界。”

(来源:秭归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