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县:传承红色血脉 筑牢双拥基石

湖北省秭归县位居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是革命烈士夏明翰的诞生地,也是国家反恐防空重地。辖区有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7000余人。全县上下秉承先辈爱国情愫,厚筑双拥基石,连续三届荣获“湖北省双拥模范县”称号。


彰显地方特色,双拥精神入脑入心


充分挖掘屈原文化和夏明翰精神,将他们“爱国、忧民、至死不渝”的精神理念融入到双拥宣传教育中。


分散烈士遗骸迁移集中安葬仪式


在夏明翰烈士诞生地开展“追寻我心中的夏明翰”活动,在青年干部中开展“80后寻访80岁老兵”活动,收集整理“老兵故事”,培养年轻一代的爱国热情和革命激情。开展分散烈士纪念设施修缮保护专项行动,近两年共投入资金214万元新建了泄滩乡、水田坝乡、两河口镇、秭归县四处烈士墓集中管护区,将辖区内的分散烈士墓统一迁入进行集中管护,充实了秭归县红色教育资源。清明节和9·30烈士公祭日,在夏明翰革命烈士纪念馆、屈原故里、烈士墓集中管护区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广泛开展祭奠英烈活动,引导全民重温百年党史,赓续红色血脉。


大力宣传退役军人榜样。秭归县先后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李元成,“三峡水库漂浮物清理先进个人”周功虎,宜昌“最美退役军人”宋涛、吴林宝,参建武汉雷神山医院的付伟等一批批先进典型代表,为社会树立了榜样。同时,规范送喜报流程,增强送喜报仪式感,提高立功受奖的奖励标准,及时为新兵入伍家庭悬挂光荣牌,在全社会树立“一人当兵,全家光荣;一人立功,家乡光荣”的理念。


县双拥办制作双拥微视频,自编自创双拥歌曲,在县内主要媒体大力宣传,利用各种晚会向公众推介,广为传播。通过固定广告牌、LED显示屏、电视专题、公交车和出租车车载广告等方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双拥宣传教育,使双拥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利用城区道路路名牌、宣传牌,制作张贴永久性双拥宣传标识标牌,全力打造“双拥路”。


优待证首发仪式、“军人有惠”签约仪式


坚持共融共建,拥军优属走深走实


坚持“再穷不能穷武装,再难不能难国防”的拥军理念,坚持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同步规划、协同发展,为国防建设留足需求空间。


两年来,县政府先后安排专项资金对秭归县消防大队营房进行维修改造,购置消防器材;为武警秭归县中队、武警执勤十中队各安排专项资金提升营区文化,打造具有屈原文化和秭归县特色的文化长廊;投入资金15万元,对县光荣院内相关基础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改善优抚对象供养条件。


全面落实“阳光安置”政策,拓宽安置渠道,两年来共安置退役军人30人,随军家属4人。壮大退役军人教育培训阵地,认定12家退役军人承训机构,做到适应性培训全覆盖,技能培训点单式落实,组织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22场次。在宜昌市内率先探索推行优抚对象住院、门诊医疗“一站式”结算服务。平稳有序地推动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申领发放工作,远景商贸、百善堂药品、三峡平湖旅游、馨居物业等本土企业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军人有惠”优待服务。


各职能部门在开展免费体检、落实军人维权、开展“法律进军营”“文化进军营”“老兵进军营”“夏季送清凉”等活动充分发挥作用,形成关爱军人的强大合力。春节前夕,安排专车专人为驻秭部队送去秭归县特产脐橙。疫情期间,帮助全县退役军人销售脐橙40余万斤,解决因疫情导致的脐橙滞销困境。县领导带队,深入到21户烈士遗属家中进行关怀慰问,共送去慰问资金4.2万元;组织老年烈士子女免费体检,根据体检结果有针对性的开展帮扶解困。成立退役军人关爱协会,广泛吸纳爱心企业无偿捐赠,截至2022年9月上旬共收到捐款35.5万元。


青年干部开展“80后寻访80岁老兵”活动


牢记军人使命,拥政爱民见行见效


驻秭部队官兵视驻地为故乡,以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己任。


勇当驻地守护神。武警执勤十中队勇当三峡大坝守护神,确保了三峡大坝这一国之重器的绝对安全,打造了守护三峡大坝的钢铁卫士。在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活动中,驻秭部队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投入安保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安保任务。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中,2000余名退役军人和民兵成为疫情联防的硬核力量,捐资捐款逾万元助力抗疫。


善当解困暖心人。驻秭部队官兵坚持开展扶贫济困关爱困难群众,定期看望慰问光荣院老人,坚持开展捐资助学活动,采取“十帮一”资助困难学生。尤其是宜昌舰的全舰官兵,在得知秭归县宋青山同志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因公殉职后,主动联系,看望慰问宋青山的遗孀和两个女儿,每月不定额向宋青山遗属捐赠生活费直至宜昌舰服役期满。


驻港部队捐资300余万元援建秭归县希望小学。学校坚持以军营文化为办学特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小军人”。驻港部队官兵每两年到校看望慰问一次师生,并邀请师生到部队体验军旅生活。


(来源:《中国双拥》杂志)

责任编辑:汪勤 陈晓燕 值班编辑:向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