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屈原文化 > 正文
印象三墩岩

发布时间:2023-07-17

作者:王文轩

三墩岩,地势险要,山峰奇异。传说,鲁班师徒经过此地,百姓诉说,河水挡道,两岸百姓出行苦不堪言。鲁班吩咐徒弟,在此修路架桥,自己沿升坪河西进。徒弟找来钉耙,挖出悬崖上的土石,筑起一道河坝,杨林桥由此而成。岩上残留三道横墩,名曰:三墩岩。

春夏之交,百花簇拥。我驱车驶入秭归西南边陲磨坪乡三墩岩村,在村委会,我见到现任三墩岩村党支部书记郑翠苹。

她,阳光漂亮,中等身材,齐耳短发,圆脸红润,青春靓丽,水汪汪大眼晴,直视陌生的我,似扫描仪,里外透视。我自报家门,表明来意,郑书记伸出绵柔之手,连声说道:“欢迎,欢迎!”随后,领我参观村委会大楼。一楼服务大厅宽敞明亮,办公室窗明几净,二楼会议室、党员活动室,功能完备,布局合理,让我耳目一新。

我沿村水泥路,一路前行。一道道梯田,层级而上,地膜覆盖的土地,在暖阳直射下,银光闪闪,地里的庄稼,争先恐后,破土而出。眼前一摞挂坡梯田,直入云端。我清楚记得,这就是“九大胜利湾”。拾级而上,我仿佛听见隆隆炮声,响彻耳边。一个身穿粗布蓝衫,头发蓬乱,脚蹬草鞋的男人,正挥舞铁锤,撞击一块巨大的岩石,火星四射,粉沫飞溅。是他,就是他,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邓祖金。

过去,当地流传一句俗语:“有女莫嫁三墩岩,一去一来一双鞋。”那地方山高坡陡,土地贫瘠,百姓苦不堪言。上世纪七十年代,时任村党支部书记邓祖金,立下豪言壮志:“自立更生,拓荒改田。”他带领村民,抡大锤,挥铁镐,劈山造田,经过十多年奋斗,将昔日的乱石岗,变成了丰产梯田。为改变三墩岩穷面貌,邓祖金带领村民,一边拓荒改田,一边发展多经农业。媒体推介,三墩岩成了“农业学大寨”的典型,外地人跋山涉水,登上三墩岩,一睹邓祖金风采,改天换地的豪迈气慨,鼓舞屈乡儿女,不向贫困低头。邓祖金当选“全国劳模”,带着朴素农民情怀,走进庄严的人民大会堂。

我认识邓祖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是公社电影队放影员。一次,在三墩岩放电影《地道战》,村民从四面八方拥来,把村广场挤得水泄不通。电影结束后,邓书记把我和另一名队员,还有两位浙江人,请进家中,满盘佳肴,招待我们。席间,邓书记说:“你们都是贵客,我把养了五年的公鸡杀了,把上好的苞谷酒喝了,代表全村人民感谢你们。电影队给我们送来了精神食粮,浙江老弟,为我们凿山修路,你们都是功臣。”室内酒肉酣畅,室外鸡叫三遍,邓书记醉了,我们也醉了。

登上灵官殿,抬头仰望,天空一片湛蓝,一朵白云,一会儿似鹍鹏展翅,一会儿似天马行空。我仿佛看见,那朵云彩,就是离我远去的邓祖金老书记,他正在注视着三墩岩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

行走在千亩烟田,村民正在做烟苗的定植准备。发展烤烟,必须记住三墩岩的女书记邓中银。当接力棒传到邓中银手中时,联产承包,土地下放,农民自主经营。种粮食只能饱肚子,口袋有钱,才是硬道理。

如何富,困扰着邓中银。她带着一班人走出山寨学种烤烟。种烟风险性大,技术性强,农民一时难以接受。她首先在自己责任田划出十亩地搞种烟实验,再发展到村组干部,然后在全村推广。当上级决定三墩岩村为千亩烤烟示范村时,她没叫苦,主动承担了三个组的种植任务。她给农民算账对比,实行包种子、肥料、技术的“三包”政策,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带着竿子、绳子、牌子和严重胃病、精神衰弱等疾病在三个组一住就是七天,她回家时。三岁女儿哭,她也哭,父母见她瘦成“一抓精”跟着哭。

十多年奋斗,她把全村的烤烟种植面积从一九八五年的一百五十亩发展到两千多亩,人平收入大幅上涨,全村一举成为种植烤烟富裕村。邓中银光荣当选省八届人大代表,为三墩岩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夜幕降临,华灯初放,天上星星与万家灯火浑然一体,我在天上,我在人间,天上人间,灿烂辉煌。当天,我巧遇三墩岩村“村民说事日”,郑翠苹书记邀我参加。在二组村民杜志国院坝上,他率先“发难”。“我们村落大多数都是老人,村落的水池、管网靠自己难以有效管护,能不能想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一位大娘接着说:“我女儿在浙江打工,近期疫情回家,需要办什么手续?”村干部很快给予答复。

郑书记对我说:“村民说事日,每月一次,大事小事,家长里短,牢骚苦水,敞开说。脱贫攻坚结束后,我们转入乡村振兴,让村民参与乡村治理。”

离开三墩岩,感慨万千。岁月流逝,万物变迁,惟独没有变的,三墩岩村的人心,他们朴实,他们勤劳,他们用智慧,开辟了一条通往富裕之路。

今朝重游三墩岩,乡风文明百花开。汽车盘山飞将去,俊男靓女争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