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屈原文化 > 正文
“双减”校本化 将屈原文化融入课后服务

发布时间:2023-02-23

三峡秭归讯(记者 史丽 见习记者 周志愿)“双减”政策实施以来,秭归各中小学校以屈原文化为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课后服务相融合,助力“双减”工作平稳有序开展,让屈原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浸润学生的心灵。

2月15日下午3点多,本是学生放学的时间点,可在县三峡工程希望小学的校园里,学生们都还在上着自己的“兴趣班”。同学们宛转悠扬的诵读声在校园内回荡,在吟诵《橘颂》中领略千年传承的家国情怀、感受经典楚辞的韵律美,表达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县三峡工程希望小学从2018年开始启动课后服务,服务时间是每天下午的3点半到5点半。学校将屈原文化传承弘扬与“双减”政策相结合,既拓展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也缓解了教师课后全面辅导人员不足的问题。

学校根据传统文化的多元性,以屈原文化为中心,将龙舟、三闾刺绣、粽子等屈原文化元素融入到课程,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参加喜欢的课程。多元的选择、丰富的课堂给了孩子们别样的体验,不仅活跃了校园文化,调动了孩子们参加课内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对他们综合素养的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

同时,“双减”政策的落地生根,也让很多学生家长如释重负。下班时间来得及接孩子,而且回家了之后也不用另外去辅导作业。像屈原文化这样一些特色课程非常有意义,而且孩子们也非常喜欢。

据了解,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秭归县各中小学校陆续推行了“托管+拓展”模式,以“作业+兴趣”的方式,打造具有历史底蕴的课后服务项目,让学校教育“减负不减质”,在减轻学生学业压力的同时,也让他们有了更多艺术熏陶的机会。一方面,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对丰富校园文化、贯彻“双减”文件精神、传承屈原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

县教育局将继续稳步推进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确保有需求的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全覆盖,积极满足当前学生家长对课后服务的需求,真正让课后服务的政策惠及千家万户。

(来源:秭归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