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秭归要闻 > 正文
散坟进公墓 墓园变园林

发布时间:2024-04-08

三峡秭归讯(记者 郑涛 周志愿)墓隐于林,是墓却不见墓,见墓却不惧墓。秭归县因地制宜,创新推进经济林和公益性生态安葬地复合利用,推动散坟进公墓,墓园变园林。

4月2日,走进茅坪镇金缸城村范家湾散葬区,一排排树木生机勃勃,四周鲜花环绕,一个个卧式墓碑隐匿于绿树鲜花之中。

难以想象,这里一年前还是豪华竖式大碑耸立,滥埋乱葬成风。

范家湾散葬区存在时间长达30年,散坟共有169座,紧邻居民区,居民开窗见坟,长期以来将这里称作“百坟山”,反映十分强烈,但是治理起来难度却很大。

平坟头改卧碑,党员干部带头改造,再反复上门宣传,展示建设效果,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

在整治过程中,当地充分尊重风俗习惯,统一标准,就地平坟头立卧碑,并在保留原有地形地貌和林地植被的前提下,植入经济林木200余株,还修建起林荫小道,让“百坟山”变成了园林。

以前,公益性墓地建设数量不足,许多农村群众逝世后,没有合适的安葬地点,客观上形成了散埋乱葬问题。2022年,秭归县在茅坪镇九里村建设了瞻宝石公益性公墓,供茅坪镇18个村使用。公墓新建墓穴1777个,还种植经济林木1900多株。一个个卧式墓碑隐匿于林中,环境整洁,景致清爽。

墓穴占地仅0.5平方米,与土葬相比节约土地达80%以上,还节约了森林资源和丧事办理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据了解,全县统一规划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20处、集中安葬点14处,实现了“占地小、碑卧倒、硬化少、绿化好”的目标,节约殡葬用地1.7万平方米,群众丧葬负担减轻50%左右。

通过四年的努力,秭归丧葬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全县“活人墓”全部拆除,散葬坟墓得到有效整改,土葬区全部推行深埋不留坟头、推广立小型化卧碑,节约土地资源,减轻群众负担,生态安葬的文明殡葬新风蔚然成风。

(来源:秭归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