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直动态> 正文
创新经营主体培育 激活县域经济动能

  发布时间:2025-11-21 15:15 人阅读

三峡秭归讯(通讯员 周立荣 吴琪 秦南英)近年来,秭归县聚焦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需求,创新梯次培育机制、“一站式”服务体系,以更优营商环境推动经营主体茁壮成长,为县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一是梯次培育强“造血”。针对个体工商户普遍存在的“准入易运营难”、管理粗放等问题,围绕经营主体准入、准营、运营、发展、退出等全链条环节,编制《个体工商户实用手册》,以通俗语言提供“全周期”经营指引。实施品牌提升计划,加强商标注册与维权支持,全县“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中拥有有效注册商标的比例达63.55%。
深化“个转企一件事”改革,构建梯次化培育新体系。县发改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科技经信局、乡镇政府等协同联动,有机衔接“个转企”与“小进规”培育工作,建立了“个转企——小进规”梯次培育库,对入库主体全周期跟踪服务,已推动115家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37家优质主体进入“小进规”培育梯队,形成“个转企提质、小进规扩容”的良性发展格局。如首批“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爽昊食品”,成功获评“宜昌老字号”,2025年又转型升级为规范化企业,产能与市场迅速扩大,年销售额突破200万元。
二是“一站式”服务解难题。为破解传统服务模式条块分割的难题,秭归县推动市场监管服务主动融入县域发展大局,聚力打造“市监直通车”,组建专业化“流动服务队”,县市场监管局联合人社、税务、法院等部门,定期进驻园区、商圈,为经营主体提供“一站式”集中服务。同时搭建线上互动平台,广泛征集经营主体诉求,推动服务模式从“分散供给”向“集成响应”转变。2025年已开展集中服务6次,上门服务100余次。
三是多元营销增流量。顺应消费新趋势,秭归积极搭建线上线下联动的产销对接平台,助力个体工商户拓宽销售渠道。通过组织“电商直播赋能”培训覆盖200人次,推动18家个体户与10位本土主播稳定合作,实现网络销售额300多万元。结合“3·15”“个体工商户服务月”及地方节庆活动,设立“名特优新”展销区,实地展销8场,直接触达消费者4万多人次。拍摄《聚力赋能,个个精彩》短视频,讲述创业经历和诚信故事,提振个体工商户发展信心,推动品牌影响力转化为市场流量。
四是协同发力促抱团。政策、金融与典型带动协同发力,形成“普惠+精准”的支持网络,累计发放各类补贴600余万元,共为5000多家个体工商户提供扶持贷款22.13亿元。通过搭建交流平台,推动个体经济从“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发展”,目前已有12家个体工商户达成合作意向,实现联合采购、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通过精准培育与帮扶,全县经营主体结构更加优化,发展动能持续增强。2025年,成长型个体工商户达5852户,发展型个体工商户257户,发展型和成长型个体工商户占比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通过“荆楚个体通”小程序申报“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达551户,同比增长15%,107户个体工商户被纳入“名特优新”名录。115家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迈入企业化运营新阶段,37家优质主体进入“小进规”重点培育序列。

(来源:县发改局)

【责任编辑 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