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直动态> 正文
县公安局落实“信用+”举措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5-10-10 10:31 人阅读

三峡秭归讯(通讯员 李莉)秭归县公安局聚焦主责主业,紧密结合公安业务,落实“信用+”四项举措,突出信用建设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中的应用与成效,切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一是“信用+管理”,打造诚信警营。对拟录用的民、辅警开展个人信用信息查询,作为是否录用的审核环节之一。定期组织全体民、辅警学习社会信用规章制度,将其年度考核结果、表彰奖励信息纳入个人诚信档案。加大对失信警务人员的问责力度,切实发挥诚信制度约束作用。今年以来,对全局500余名民、辅警进行个人信用查询,未发现有失信对象。

二是“信用+服务”,打造诚信窗口。县公安局两级政务服务窗口持续深化公安部“放管服”改革举措,全面贯彻落实“跨域通办、一窗通办、最多跑一次”等举措,优化“容缺受理、承诺办理”制度。在户籍办理、交通违法处理等日常工作中细化办事指南,简化提交材料、优化服务流程,为办事群众提供诚信、高效、优质服务;创新落实窗口“周日办”,在双休日、节假日为群众解急时之需,广受群众好评。

三是“信用+监管”,构建新型监管模式。县公安局将两者有机融合,积极探索信用数据在保安服务、民爆物品管理、旅馆业管理领域应用,落实信用等级分级分类管理,对信用程度高的企业降低行政检查频次、主动提供服务,着力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系。今年以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行政检查5次,其间利用信用等级比例对检查对象进行随机抽查,充分体现行政公正。

四是“信用+宣传”,强化警民互动。县交警大队利用本地发生的真实交通事故案例制作成视频,深入农村、社区、居民聚居点,通过点对点、面对面进行宣传,将交通安全知识精准送达到国、省道沿线重点区域和人群。经侦大队、网安大队等各警种利用“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反诈宣传日”等活动,结合打击合同诈骗、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警示公众“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失信行为带来的后果将严重影响个人贷款、购房、乘坐高铁和飞机等日常生活,全力营造诚信、安全的社会氛围及环境。

(来源:县公安局)

【责任编辑 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