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秭归要闻> 正文
“秭归鸟”亲情呼唤 游子返乡创业圆梦

  发布时间:2025-09-30 14:33 人阅读

三峡秭归讯(通讯员 周立荣)9月25日至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召开全国返乡入乡创业工作现场会。秭归县作为全国五个市县级代表之一、湖北省唯一市县级代表,交流了优化创业环境推动返乡创业工作的经验与成效。

两千多年前,屈原在《九章》中以“鸟飞返故乡兮”寄寓乡愁;如今,秭归县以“秭归鸟”为情感符号,牵起“楚商回乡、创业归乡、校友回归、精准招商”四条纽带,推动“打工人”向“新农人”“创业者”转型。截至目前,全县已培育返乡入乡创业主体2429家,新增就业岗位2.85万个,招引落地项目212个、总投资额达1349亿元,让“归鸟”返乡创业圆梦家乡。

精准服务“暖人心”:构建全链条创业支撑体系

秭归县以“供需精准对接、服务全程护航”为核心,破解返乡创业“信息差”“服务难”问题。

建库摸底,靶向对接:动态更新楚商人才库、楚商企业库、优秀校友库、在外务工人员信息库,精准掌握创业需求与资源。

政策护航,一站办理:发布“返乡创业政策一本通”,整合9类39条扶持政策;建立“1+1+N”服务机制,为返乡人员配备1名服务专员、1名创业导师,提供用工保障、业务帮办、创业陪跑等N项服务;开设“一站式”服务窗口,落实“证照分离”“一业一证”改革,精简审核环节。

借力引智,陪跑成长:依托24个商会、人才工作站,选聘49名“招商大使”“创业导师”,推动政策与项目精准直达;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一对一”陪跑,对接创业信息921条;强化创业培训,600名“新农人”获专技职称,2人入选全国“农村电商带头人”。在亲情呼唤和全程陪跑下,返乡青年向亮亮成立了湖北楚寨科技公司,让祖传技艺焕发生机,“楚寨酒曲”成为独具特色的地域特产。

尊才爱才,扎根安心:推荐273名创业者当选“两代表一委员”,评选58名县管专家和技术带头人;湖北泰和公司扎根秭归18年打破超低温阀门国际垄断,湖北戈碧迦公司落户秭归16年成功上市,彰显“第二故乡”的吸引力。

要素保障“强根基”:打通创业路上“堵点难点”

聚焦“有人创业、有钱创业、有平台创业”三大核心需求,秭归县从用地、资金、平台三方面发力,为返乡创业“解渴赋能”。

破解“用工用地难”:推出18类楚商回乡投资清单、38个中小微创业项目,建成21个零工驿站和家门口就业服务站,让创业者“就地找资源、就近用人才”。

缓解“融资贷款难”:定制“楚商贷”专项金融产品,整合农业信贷担保、科技型企业信用贷款等政策;设立1亿元科创投资基金,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27亿元、“三类信用贷”2.3亿元、创业担保贷30亿元,审批时限压减至1个工作日,实现“资金快到位、创业不等待”。

解决“平台支撑难”:建成5个创业孵化基地、1个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园、12个省市级返乡创业示范项目,覆盖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创业需求,为初创者提供“拎包入驻”的创业空间。

特色产业“筑沃土”:让创业者与家乡共成长

秭归县坚持以特色产业为锚点,带动创业者从“单点突破”走向“集群发展”,涌现出“秭归橙农”“秭归飞手”等亮眼劳务品牌,成为返乡创业的“金字招牌”。

“秭归橙农”:一颗橙子带富一方人

依托“秭归脐橙”国家地理标志,打造“秭归橙农”省级劳务品牌,构建“种植+仓储+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1200家,培育农业龙头企业58家,巩固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成果,孕育电商企业、网店1.08万家,带动6万人通过“指尖经济”创业增收。“橙子姑娘”郑玉芹辞职回乡创办长江边儿农业公司,将秭归精品脐橙打造成国潮农货畅销市场。如今,全县90%乡镇、80%村、70%人口、60%市场主体,依托“四季鲜橙”实现“四季有活干、四季有钱赚”。

“秭归飞手”:无人机开拓新赛道

针对山区农业效率低、劳动力短缺问题,秭归创新“低空+脐橙”产业服务模式,打造全国山区低空经济示范区,孵化“秭归飞手”特色劳务品牌,培育持证飞手2200余人,其中80%是返乡青年。“秭归飞手”采用“一机三人”模式,221家服务队700余台无人机,将服务拓展至运输、播种、施肥、巡田、应急救援等多元场景,飞手人均年增收约6万元,带动就业4万多人。不仅破解了山区农业发展难题,更开辟了返乡创业的“新蓝海”,让游子归乡成为推动家乡发展的强劲动力。

(来源:县发改局)

【责任编辑 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