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秭归讯(通讯员 向博泰)近年来,秭归县供销社以农资集采集配为切入点,着力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生产成本、保障农资质量,切实帮助农户减轻负担、提升效益,在两河口镇太坪村进行试点,走出了一条服务精准、运行高效、群众满意的为农服务新路径。
太坪村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农户分散居住,长期以来面临着农资购买难、价格高、质量参差不齐等突出问题。传统的农资经销模式中间环节多,流通成本高,农户往往需要付出更高的价格才能获得农业生产资料,这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种植积极性。
2024年10月,太坪村供销社正式成立。村民们踊跃入会,发展社员230余户,预存农资款达3万余元。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太坪村农资集采集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已销售农药50余万元,肥料320余吨,农资价格平均下降10%,农户满意度达80%以上。
太坪村供销社通过构建“五位一体”服务体系,探索出具有公益性又可持续运营的农资集采集配新模式。一是完善需求精准对接机制,供销社建立了“农户点单,供销社接单”的需求征集模式。农户可在供销社开发运营的“一指点单”小程序或联络群内发布需求,商户自发对接完成服务。同时通过走访农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精准掌握农户在化肥、农药等方面的农资需求,确保采购计划对接实际;二是建立集中采购降本机制,发挥县供销社的网络优势,与省内外10余家知名农资生产企业建立直接合作关系,实行农资统一采购、批量进货,有效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进货成本,真正让农民得到了实惠;三是完善高效配送服务机制,根据农户需求和农田分布情况,制定科学的统一配送计划。针对山区特点,利用无人机将农资直接送达田间地头;四是建立技术指导赋能机制,将农资供应和技术服务相结合,定期邀请农业技术人员开展种植技术培训。根据季节对农作物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拍视频宣传教育或深入田间指导,及时解决农户生产技术难题;五是建立村社共建反哺机制,将农资集采集配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紧密结合。通过集采集配产生的规模效益,一部分让利于农,一部分激励销售人员积极性,一部分用于村内公益事业,形成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良性循环。
太坪村供销社的实践为山区农村开展为农服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目前,这一模式正在秭归县其他村推广,让更多农民享受到集采集配带来的实惠,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来源:县供销社)
【责任编辑 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