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秭归讯(通讯员 向晓燕)8月7日,秭归县林业局传来喜讯:秭归县林麝监测与拯救保护项目成果通过专家评审!这一成果不仅为濒危物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更助力构建三峡库首生态屏障,意义深远!
保护成果获权威认证,专家这样评价→
8月7日下午,秭归县林业局组织召开秭归县林麝监测与拯救保护项目成果评审会。华中农业大学李翔教授团队主导的项目获省、市、县5位专家一致认可!
专家们认为项目数据翔实、方法科学,为林麝保护奠定坚实基础,对三峡生态屏障建设至关重要!
林麝为何如此珍贵?
林麝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雄性林麝分泌的麝香被称为“软黄金”,是配制高级香水、香精的定香剂,也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剂,可用来配制多种苏醒和强心等急救药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
然而,因其栖息地缩减与非法捕猎,全球林麝数量锐减。秭归县仅国有九岭头林场在全国第二次野生动物资源普查中有林麝相关记录。此次项目揭开了它们的生存密码!
科技护航!157种野生动物现踪迹
李翔团队综合运用访问调查、样线法、红外相机监测等手段,对以国有九岭头林场为重点的屈原镇展开全面“摸底”,成果惊人:发现野生动物17目54科157种!
濒危物种“大曝光”:
IUCN红色名录极危物种(CR)1种:黄胸鹀;
濒危物种(EN)1种:林麝;
易危物种(VU)2种:中华斑羚、白颈鸦 ;
近危物种(NT)1种:毛冠鹿。
调查还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兽类3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9种,国家保护动物名录更新。
科学守护!
本次项目实施后,为秭归县开展林麝监测和保护提供了本底数据支撑,通过对本底数据的鉴定和分类,采用数学统计法系统分析,能较为准确地掌握了每个种群的密度、种群栖息地分布面积和范围,为摸清各物种生境适合度分布、栖息地抗干扰保护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生态使命:守护三峡库首生命线
评审专家听取了项目承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的项目完成情况汇报,查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和认真讨论形成了评审意见,认为项目承担单位按照方案完成了秭归县林麝资源调查和监测工作,方法科学、格式规范、数据翔实、结论客观。
林麝保护不仅关乎单一物种存续,更是三峡库区生物多样性的关键一环。秭归县作为长江经济带生态屏障的核心区,此次项目为秭归县后续开展林麝监测和保护打下了坚实基础,更为区域生态安全提供重要支撑,对于推动秭归县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三峡库首区生态屏障具有重要意义,助力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来源:县林业局)
【责任编辑 吕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