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秭归讯(记者 宋黎立 通讯员 向海峰 梅宇 尤治华)3月11日,秭归县政协聚焦“推进城乡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省级指导议题,召开专题协商会,以“政协+委员+部门+乡镇+社区”五方联动模式,凝智聚力,破解建设难题,谋划实践路径。
会上解读了《县政协关于“一线协商”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行动方案》,滨湖社区提出了半年活动清单及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初步想法。与会政协委员、相关县直单位负责人围绕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这一议题,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探讨可行方案。
县妇儿委办专职副主任崔晓玲在发言中建议,心理关怀与硬件设施需齐抓并重,既要增设儿童活动场所,完善设施配套,更要关注心理健康,推动家庭环境优化。
针对社区文化赋能,县政协委员刘珍提出“空间+”构想: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小区驿站,打造融合屈原文化、红色教育的多元文化空间,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五史”讲座,引导青少年绿色阅读、文明上网;增设科普教育空间,举办AI技术等科技成果展及科学探索活动,构建“可读、可学、可感”的复合型成长阵地。政协委员韩明月建议尊重儿童主体性,开放社区艺术展示空间,组织儿童参与“最美上学路”设计,尤其是要特别关注特殊儿童群体,建设包容性社区。市场主体代表表示,将探索“公益+商业”模式,引入儿童友好型商业服务,形成可持续运营生态。
会议指出,建设儿童友好型社区需以保障儿童权益为核心,构建覆盖游憩空间、公共服务、出行系统的“适儿化”体系,打造全龄友好、特色鲜明、智慧多元的社区生态,为儿童健康、安全、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会上,相关职能部门与政协委员现场认领滨湖社区建设责任清单,形成项目化推进机制。会议要求各部门要将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与现行政策深度融合,建立高效联络机制,按照时序推动落实,确保“从纸面到地面”的实效转化。
下一步,县政协将以滨湖社区为样板,稳步推进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助力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来源:秭归融媒)
【责任编辑 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