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秭归讯(记者 胡中雪)穿新衣、赶大集、贴春联……随着春节临近,年味越来越浓,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的氛围。走进秭归县慢工绣艺有限公司,色彩绚丽的框画、车载香薰、睡眠枕等各类非遗文化产品,琳琅满目、喜气祥和,“指尖上”的非遗年味格外浓烈。
“慢工绣艺”非遗工坊里,峡江绣娘们飞针走线,以绣花针为“笔”,在布上“描绘”出精美的图案,一件件流淌着两千多年传统技艺的作品在大家轻盈灵动的双手下诞生。
“三闾刺绣”市级非遗传承人、湖北慢工绣艺有限公司总经理成为,向记者介绍着迎接新年的绣品、分享订单爆满的喜悦。成为表示,谋求融合创新,是激活传统手工技艺的有益探索,只有这样,才能赋予非遗技艺更旺盛的生命力。
传统的手工绣品绣制的都是襻带、门帘等乡村家常日用品。如何让“三闾刺绣”有更为广阔的天地?成为开始尝试将现代创作美感融入这项古老的手艺。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公司开发了大量现代实用绣品,颈椎枕、笔记本、车载香薰,这些日常生活用品加上“三闾刺绣”的元素后,备受消费者青睐,也逐渐打开了销路。2024年,慢工绣艺年销售额突破了2000万元。
人才培养是“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基础,推动“三闾刺绣”普及和妇女就业创业,也是成为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在县人社、工会、妇联等部门的共同推动下,慢工绣艺每年开设10余期培训班,全县累计有5000多名绣娘通过了“三闾刺绣”非遗项目培训,直接或间接提供近3000个就业岗位,“指尖技艺”变成了“指尖经济”。
谈及新年的新愿望,成为满怀期许,她表示作为“三闾刺绣”非遗传承人,将用好“一针一线”,不断创新“三闾刺绣”技艺,把秭归本地厚重的历史文化融入到刺绣中,创作出更多具有代表性的绣活作品。并将积极借助电商销售、电商直播等拓展产品销售市场,让更多人了解“三闾刺绣”,感受到针线刺绣的独特魅力,让“三闾刺绣” 传统文化焕发生机、绽放光彩。
(来源:秭归融媒)
【责任编辑 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