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秭归县大思政课资源库> 基地展示> 杨林堂鼓传统文化传承中心> 正文
课程资源

  发布时间:2024-10-11 09:53 人阅读

堂鼓关风景区科学把握“大思政课”的本质特征,融合文化特色、地方特色等多种丰富资源,围绕龙舟文化传承、杨林堂鼓非遗文化传承、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打造了三个重要课程,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堂鼓非遗文化课程实践

杨林堂鼓,民间艺术的瑰宝,据传源自唐朝宫廷,后流落民间,其主要活动载体是节日喜庆、婚丧嫁娶、生子满月、祝酒祝寿、田间劳作、起屋上架,甚至阴阳堪地,道士作法。这些活动正是民族民俗文化的具体体现,堂鼓就是民族民俗活动中的“活化石”。它穿越时空,诉说着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传递着杨林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从宫廷到民间,杨林堂鼓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迁,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杨林堂鼓,世代传承的匠人精神,展示了中国农村社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彰显了集体记忆与地方认同的力量。通过吸收多源文化,形成多元特色,凝结成巴楚文化交融的结晶。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周耘带领他的学生从2001年至2005年三次到杨林研究堂鼓,该系副教授孙晓晖建议对杨林堂鼓进行系统保护开发,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藏艺兵曾将杨林堂鼓推介为“世界人口与发展论坛”汇演节目。

(二)青少年龙舟竞渡课程实践

秭归端午龙舟赛事源远流长,与屈原故事密不可分。2024年,杨林桥镇首次组建龙舟队在堂鼓关开展训练,在“甲辰龙腾、盛世中华2024年屈原故里传统龙舟抢红夺标大赛”中乘风破浪、奋勇拼搏获得本地组亚军,展现了杨林桥镇龙舟队的强大实力。龙舟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学、说、做、划等形式能够从中感悟团队协作,同舟共济,拼搏上进的奋斗精神,感受激情的鼓点并激发内心的昂扬之情。

(三)杨林特色农旅采摘体验实践

堂鼓关景区育有生态农业采摘园80亩,种植柑橘、桃子、李子、葡萄、柚子树等果木三千余棵,且配套田间步道,供开展农耕采摘体验、观光活动。该项目结合了传统的田园风情与现代的旅游体验,让学生在欣赏壮丽山川的同时,也能沉浸在丰富的农业活动中,学习农耕知识,培养环保意识和生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