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地观景平台
屈地观景平台位于入村口,此处屹立着由天津著名书法家屈自森题写的“中华屈氏第一村”石碑。站在平台上,万古寺村的美景尽收眼底,香溪河两岸美景如画,漫山的橙子林繁茂葱郁,村容整洁悦目,农家小屋错落有致。学生在这里简要了解万古寺村的村情村史,为后续深入研学奠定基础。
《山水间的家》取景地
2023年8月12日,央视《山水间的家》第二季第二期聚焦归州镇万古寺村。节目播出后,社会反响热烈,登上微博热搜,吸引众多游客,多名年轻人返乡创业,村内新增多家农家乐和民宿,经济效益显著。学生在这里可以了解万古寺村特色文化,感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龙舟广场
万古寺村龙舟广场位于香溪河江边,其形状从空中俯瞰像一个巨大的龙舟,学生在此可以通过丰富的文化体验与实践活动,培养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怀。
传统民俗体验篇:学生将在此聆听屈原《橘颂》中的高洁之志,通过参观屈原文化长廊,了解万古寺村如何传承发扬屈原文化,举办“二月二·龙抬头”活动的故事。可以在此了解兰草、粽子、龙舟、艾叶等与屈原有关的文化元素,同时作为“龙舟训练基地”,学生可以体验划龙舟民俗活动,感受屈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远影响。
农耕文化体验篇:广场周边,有万亩柑橘园——“喜园”,学生在此可体验农耕文化,聆听中国屈原学会专家学者访问万古寺的故事,体会丰收时“纷其可喜”的喜悦之情,生动理解屈原文化为柑橘铸魂增效的力量。
屈原文化交流中心
“五屈”文化工程作为万古寺村文化发展的核心载体,具体包括“修屈祠、续屈谱、供屈像、诵屈文、承屈风”五大板块,每一项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屈原文化交流中心作为这一文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个展示和交流屈原文化的平台,更是一个集教育、研究、旅游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综合体。学生在屈原文化交流中心可以参与丰富多彩的学习与实践活动,聆听专家学者关于屈原生平、思想及其作品的深入讲解;参与屈原诗文的朗诵活动,鼓励学生创作与屈原精神相关的诗文作品;实地考察屈氏族谱、龙舟等文化遗产,了解“五屈”文化工程的实施情况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橘颂楼
万古寺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屈原故里端午习俗”与“屈原传说”的传承保护基地,还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秭归薅草锣鼓》的重要传承地。在橘颂楼,非遗传承人的精彩表演,如《薅草锣鼓》《地花鼓》等,将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并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