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秭归要闻> 正文
“一证一码”筑牢秭归脐橙质量安全“堤坝”

  发布时间:2024-08-27 14:16 人阅读

近年来,秭归县致力于推动脐橙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以实现“从橘园到舌尖”全过程可追溯为目标,推出“一证一码”溯源平台,落实“种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推动秭归脐橙形成“好看、好吃、放心”的良好口碑,为推动秭归脐橙产业加速向生态、安全转变,秭归创造性设置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点,进一步夯实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能力,从农产品生产的源头开展监管服务,取得了一定经验。

“一张网”布局,安全追溯全覆盖

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为抓手,在全县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网,前移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点服务,建设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点167个,覆盖了全县所有行政村,村委会可为农户开具农产品质量承诺达标合格证,一证一码,一码赋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达标合格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信息、秭归脐橙地理标志,为秭归脐橙产品质量多重“背书”,进一步提升秭归脐橙市场美誉度。全县所有柑橘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均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录入农产品追溯信息,部分建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智能快检室的脐橙生产经营主体还能自动上传自检数据,监管部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监督抽样信息均可一站查询,经授权的执法人员还可调取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处罚信息。平台同时提供问题农产品警示、跟踪开展风险监测及监督抽样等功能,多角度全方位提供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坚决杜绝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点还能及时为橙农指导脐橙种植、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农业法律法规查询等服务项目,未来还计划上线柑橘产销服务板块,压缩产销中间环节,为秭归脐橙产业发展提供“最后一公里”服务。

“两道闸”把关,质量守护无遗漏

农业农村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共同实施柑橘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制度,加强部门协作,形成监管合力。农业农村部门负责柑橘产地准出的组织协调工作,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监督生产者建立健全生产记录档案,依法开展产地柑橘检测,督促生产者为上市柑橘出具承诺达标合格证,截至2024年7月,秭归县柑橘生产者共开具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达标合格证7200余份,随证上市柑橘5672吨,县农业农村局和县柑橘协会印制了脐橙专用溯源防伪标签,“秭归脐橙”质量安全可一码溯源,信息化水平大大提升。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市场准入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流通、加工环节柑橘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指导柑橘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入场销售者和加工企业收购者建立柑橘进货查验记录、快速检测、信息公示、产地对接检查、质量安全自查等制度,确保柑橘产地可溯源。两部门统筹食用农产品的监督抽检和不合格产品核查处置工作,2024年已检测柑橘350个批次,其中合格348个,合格率99.42%,不合格柑橘均无害化处置并对生产者进行查处。农业农村和市场监管部门依据职责共同做好柑橘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制度的衔接,2024年两部门已开展联合执法检查20次,通过联合执法检查加强全链条监管,提高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了食品消费安全。

“三环节”管控,安全防线筑到底

围绕生产环节,在脐橙种植基地和合作社建立智能快检室。县农业农村局依托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建设了18家农产品智能快速检测室,其中政府补贴资金16.2万元,企业自筹38.6万元,快速检测能力可达4608批次/日。围绕流通环节,县市场监管局在乡镇市场监管所、农贸市场、超市建立智能快检室19家,投入资金50万元,实现辖区内所有乡镇全覆盖,2023年共检测各类食用农产品5000余批次。县市场监管局多次组织开展“快检快筛”活动,重点关注辖区内农贸市场、超市、零售等环节销售的柑橘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随机采样,快速检测,做到监管无死角、快检全覆盖,通过流通环节检测发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通过信息平台反馈到农业农村部门,再有针对性开展农产品抽检和筛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围绕消费环节,在社区、餐饮集中区、食堂和社会餐饮店建立智能快检室,配备智能快速检测仪器等农产品检测设备,对柑橘等食用农产品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和分析。进一步加大对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管力度,定期进行检查和抽样检测工作,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作者为宜昌市秭归县农业农村局兰华锋、宋嵩)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