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秭归讯(记者 宋黎立)7月18日,秭归县召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县委副书记、县长李芹在会上强调,全县上下要坚决克服盲目乐观心态和麻痹大意思想,全力防范化解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抓实抓细地灾防治各项工作,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坚决守牢安全底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会议指出,要杜绝司空见惯的心态,时刻绷紧思想之弦。入梅以来,秭归先后遭受两轮极端强降水天气,全县所有乡镇不同程度受灾,也给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各地各部门务必要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高度警觉,扎实做好防汛救灾及地质灾害防治等各项工作。
会议要求,要切实落实地灾防范之策,以及灾后恢复自救各项工作。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要切实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盯住重点、严密防范,落实落细各项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排查巡查要到位。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对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重点路段等区域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确保到村到户到人,打通地质灾害防治“最后一公里”。对于排查出的问题,第一时间请相关专家到现场进行研判。同时,自然资源部门要加快推进“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试点工作,划定风险区,落实巡查员,实现地灾监测“由点到面”全覆盖。预测预警要到位。“七下八上”是各地过关过坎的时间段,气象、应急、自然资源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及地质变化情况,动态研判风险形势,努力提高预报精准度、延长预见期,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同时,要严格按照地质灾害防御响应工作相关规定,落实直达基层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确保“叫得醒”“叫得应”“叫得动”。宣传引导要到位。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地灾防治知识,确保人人都懂安全,人人都会讲安全,人人都是自身安全的主体责任人。特别要加强对群测群防监测员的培训,及时发现灾害前兆,做好预警预报,组织临灾避险。避险处置要到位。坚持“生命至上,避险为要”,一旦发生险情,按照“宁可听骂声,不可听哭声;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工作要求,迅速转移风险区、预警区内人民群众。要坚持守土有责、属地负责,迅速行动,不等不靠不要,做好防汛救灾等各项工作。要运用共同缔造的方法,充分发动当地群众,投入到灾后生产自救中来。发改、财政、交通、水利等部门要积极做好灾情核查上报及救灾资金、项目等争取工作。
会议强调,要强化担当之责。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要责任上肩、任务上手,落实“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责任体系,以最强决心、最实举措和最严作风,切实把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
(来源:秭归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