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秭归讯(通讯员 邓爽 颜克鹏)5月16日,秭归县两河口镇香龙村党支部收到了一笔特殊的党费,这笔党费来自老党员杜国山。
杜国山是香龙村一名普通农民,1970年8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党龄54年。香龙村“两委”得知他病重,在走访看望时,他儿媳为他代交了最后一笔党费。
“他一直念叨着要把党费交上,今天你们来看他,能让他当面看着把党费交上,他很高兴。”杜国山的儿媳妇周志英动情地说。
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已经有些虚弱,长时间的缠绵病榻让他不能再说出什么话,他看着村“两委”身上的党徽,看着儿媳交上了6元党费,他郑重地点了点头,在场人员无不动容。
“这是他的‘光荣在党五十周年’的勋章和党员证,昨天他特意让我们从老屋找来的,他说他想再看一眼。”周志英介绍说。翻看老人的党员记录本,上面清晰地介绍着老人每一年的党费缴费记录。
“他年轻的时候想参军保护国家,在村里也当了几年民兵连长。他为人正派,从来不和别人发生矛盾,对我们晚辈都很照顾。”周志英说,“他一直心心念念自己的孙女,鼓励她好好读书,读一个好大学,以后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周志英红着眼眶说道。
1天后,也就是5月17日,杜国山老人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杜国山用一生诠释了一名党员的坚守。在改革开放初期,香龙村修建村级公路时,杜国山踊跃报名,一直奋战在修路工地,刮风下雨从不耽误,手上打满了血泡,却始终不叫苦不叫累。
有一次,妻子心疼他,叫他休息一天。杜国山却表示,作为共产党员,要发挥带头作用,只有把公路修好了,老百姓发展烟叶,挣钱才有出路,人们出行也更方便。
现如今,笔直的村级公路边,曾经的小树已长成了大树,形成的绿荫为过往行人遮阳。香龙村这个曾经落后偏远的小山村,在一代代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成了富裕美丽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