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站专题> 屈原文化> 屈原百科> 美文> 正文
风景这边独好

  发布时间:2023-07-17 16:30

姜艳春

 

抵达磨坪,已是暮色四合。口渴难耐的我顺手拿起一只白色茶壶,倒上满满的一杯,同行的朋友一声轻笑:“那可是地道的苞谷烧噢!”我一惊,已经送进嘴里的液体生生给吐了出来,但那股子浓烈的酒气早已钻进肺腑,呛的我满脸通红,眼泪直流……

磨坪,以这样一种令我猝不及防的方式,迎接了我的到来。

洗去满身的疲惫,我舒舒服服的躺在了床上,打算好好享受这盛夏难得的清凉。山村的夜格外的宁静,静得能听见月光落地的声音,远处若有若无的虫鸣敏锐的敲击着我的耳膜,带着丝丝凉意的晚风送来了混着青草、泥土、还有野花湿润的香气,氤氲着,我难以入梦。

索性拥被而坐。遂想起友人关于磨坪的介绍,奇特的溶洞潮汐,神秘的生殖崇拜,千年悬棺的不解之谜,还有惊心动魄的匪患……已是鸡鸣晓月了,天边的长庚星在清晨的第一抹嫣红中悄然隐去,我才惊觉,已经是新的一天了。

露珠摇醒了山村的清晨,我们在叮叮当当的牛铃声中出发了。幽深的峡谷中,一条引水渠随着山势蜿蜒在峭拔的半山腰,这就是通往犀牛洞的必经之路了,自以为看惯了山山岭岭的我们,直奔犀牛洞而去。

远远的望见一个巨大的溶洞,洞口雾气缭绕,如梦似幻,快步走近,有凉气扑面而来,我们如入仙境,友人介绍,这就是犀牛洞了。犀牛洞是一个巨大的石灰岩溶洞,听当地人讲洞中最高可达100多米,最宽的地方足有80多米,一次性容纳万余人决计是没有问题的。洞中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层出不穷,更为神奇的是,由于洞中有暗河,犀牛洞还会出现潮汐。潮汐随天气变化而涨落,风调雨顺时,一天一潮,潮水来得慢,也落得慢,有时会一直持续两、三天。若是碰上久旱不雨,或是久雨初晴,一天可涨三潮,且涨落非常迅速。涨潮时,洞中水量猛增,一米多高的潮头来势汹涌,声如洪钟,宛若蛟龙出渊,颇为壮观;落潮时,清流潺潺,凉气悠悠,恰似处子歌吟,温婉娴静。溶洞尚未开发,没有任何人工的雕饰,保持着最原始的状态,我和几个朋友迫不及待的拿了手电向犀牛洞深处走去。洞中没有路,我们在大大小小的石头间迂回前进,有时四肢并用,攀上爬下;有时则需紧贴洞壁,绕过一个个天坑;有时还要淌过已经有些冰冷刺骨的流水。走在我前面的是一个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女孩子,走到水流中间,水已经漫过了大腿,看出她的犹豫,“坚持一下就过去了!”我轻轻的对她说。话音刚落,她已几步跨到了对岸,并向我伸出了手,我们相视而笑。与其是说我在鼓励她,不如说,是在提醒我自己!

溶洞深处已不再象最初那样寒意袭人了,是很舒适的温暖。用手电向四周照射,我们发现,这里非常的开阔,穹顶很高,足有30多米,石壁上,有刚刚形成的石钟乳,形态各异的石花、石狮相映成趣,石灰岩晶体泛着温润的光泽。一股清泉从穹顶飞降,琼花碎玉般,跌入小潭,潭水清冽,光线可直入潭底,几尾通体银白的小鱼在众人的尖叫声中仓皇逃遁,几只蝙蝠应声而起,“扑啦啦”越过我们的头顶。原来,无限风光竟在此处呵!

我的心里,有着小小的窃喜。

循着来时的路,我们很快出了犀牛洞,等候洞外的朋友们心急了,他们已经开始顺着河谷向漂流的起点走去。由于河水里含有大量的石灰质,河谷里满是白色的巨石。考虑到体力的问题,我乖乖的顺着引水渠往回走。溪水依旧旁若无人的低吟浅唱着,与耳畔吹过的风、林间雀跃的小鸟轻声唱和。山路旁,古木参天,葛藤高悬,最有趣的是在这些葛藤上,居然又生长着一些花朵形状的绿色蕨类植物,葛藤便成了一条条绿色的珍珠项链,松松缬缬的缀在了山腰。葛藤下,则是蕨类植物的天堂,在这样潮湿,清凉的环境里,他们生长的十分旺盛,叶片大的超出一般人的想象,还有一种红色的蕨类植物,象极了火红的凤凰。间或一簇不知名的野花,倏地开放在我的眼前,粉紫粉紫的,紫得我的心一阵震颤。地牯牛闲适的做着它的陷阱,捕食每一只粗心过往的小虫。水渠两边都是山,挺拔,峻峭,处处卓而不群,又处处都是深渊,抬头仰视,禁不住的头晕目眩,再看溪涧,颇让人有几分胆寒。溪涧深处传来友人们的阵阵笑语和不时发出的尖叫,他们所领略的胜景,想必远远胜过这沿途的风光,而我,已然是错过了,姑且让我细细享受,此刻他们所无法想象的小小乐趣吧,!

我的心里,又有着小小的释然。

看来,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错过的,未必非得有遗憾,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我想,人生的风景,也都大体如此了。

 

(水田坝乡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