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永龙
磨坪一行,至今令我梦绕魂牵,思绪悠悠。那高傲的峰、刀削般的壁,还有那丝琴般的夹缝滴水,怎能不叫人心醉沉迷。然在我内心深处,割舍不掉的却是那有着兰一样清香、兰一样淡雅的青青谷草,每每入睡,合眼即来,却又挥之不去。
纤纤细叶,幽幽暗香,连体株生,一身透绿。淡淡白花渐已凋谢,叶间露出长长的杆,上面挂着深蓝色的果实,一串儿一串儿的,象珍珠,十分惹人。它看似柔弱无骨,然在随风卷拂中,却凸显出它特有的张力与韧性。
随手摘取一片,屈之而不折,展之轻轻盈盈。含在口中,有一种淡淡的清香与甘味,我似曾相识,激动中竟一时又难以叫出它的名字。
哦,它像我书房中的那几株兰草。
兰,花中君子,人格象征,长于深山,香于幽谷,不为世尘所染,不为藏而自悲,一生甘于寂寞,勿须人顾而又独自芬芳。眼前这体若兰形、气若兰香的草,不是兰又能是什么呢?我拔起一株,细细观察,不,它不是兰草,只是这磨坪河中一种不知名的谷草,它的叶比兰更纤长与柔韧。
一株,一片,夹岸丛生,装扮一溪碧绿。
兰因藏而名,也因被人识而尊贵。自古多少文人雅士梦因兰牵,神因兰醉,说什么室无兰不雅、谷无兰不幽、水无兰不清、石无兰不厚……总之,在人们心目中,兰无疑是谦谦君子之形象,人格魅力之写照。我不明白,眼前这青青谷草同样隐于深山,香于幽处,不与百花争宠,不求闻达于世,竟然平凡得难以叫出它的名字。每天,它面对高耸入云的山,一片叶就可以遮住自己的树,仍株株青绿,默默丛生,直到一谷幽香。即使有人偶尔路过,或许,行人的眼中除了这高山、流水、古木,又怎能顾及到这随时会被踩在脚下的青青谷草。
坐石怀草,不由感从心来,如今闹市街头,满目奇花斗艳,百草争绿,行走其间,不难看出它们因为有了人的精心裁剪而精彩,也因为有了人的顾及赞誉而绽放。虽然艳极一时,而它们缺少的却是那份令人荡气回肠的清香与淡雅。这青青谷草,勿须人顾,却将一身清香与色彩溢于荒郊,隐于峡谷,默默固守着属于自己的生存方式,怎不令人感慨而垂怜。
览世间万物,丑无处不有,美无处不存。兰之所以珍贵,我以为除了它自身高洁以外,更重要的是在于人识,在于人奉,人又何尝不是?我一定要将这青青谷草带出这鲜为人知的地方,带进我的书房,与兰并植案头,我相信,它不会因环境的改变而褪色,也不会因人的宠爱而张扬,毕竟它独自于深处香了千载,绿了万年,看惯了花开花谢,阅历了太多次的云卷云舒。待春暖花开,我会取一个像兰一样好听的名字送给它,赋予它一个像兰一样由草变宝的过程。
清清谷草,淡淡我心。高洁若兰,素净如君。品之淡雅,恋之空灵。勿须人顾,处世不惊。我梦想与你一道举杯邀月,临风长吟。无闹市喧嚣,无名利藏心。倚一方净土,固守人世间那份原有的纯粹而独特的寂寞与清贫。
(秭归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