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站专题> 生态环保看秭归> 正文
“屠宰场”重生记

  发布时间:2023-05-10 17:02

三峡秭归讯(记者 郑涛 通讯员 郑巍伟)两年前,秭归县新惠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因臭味和噪声污染问题,曾被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点名”。两年来,企业致力于环保整改,以先进的环保设施投入生产,终于重获新生,如今年产值可达4亿多元。

虽然已是晚上11点,新惠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屠宰车间的生产线依然在不停地运转。董事长韩庆山介绍说,屠宰车间每天的屠宰量可达500头,一年屠宰量可达15万头左右,年产值可达4亿多元:“从一家设备老化、生产工艺落后的屠宰场变成一家现代化的肉制品企业,设施设备、技术的提升,这是最关键的。”

韩庆山所说的技术升级,除了屠宰设备,还包含投资800多万元建成的环保设施。现在的新厂房日处理污水320吨,每小时处理废气1万立方米,公司再也不用担心日常生产会因为环保不达标而被叫停。原来,两年前,公司生产工艺落后、环保设施陈旧老化,加之厂房离居民区不足40米,厂区产生的噪音、臭味让周围居民连连叫苦。

2020年9月,省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5次接到涉及“秭归县茅坪镇陈家冲村地源小镇旁一屠宰场臭气熏天,噪声大,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的信访投诉。

针对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的交办案件,秭归县相关部门主动扛起主体责任,对企业进行全面查处整改。但查处整改并不是将企业一关了之,而是积极为企业想办法、谋出路,帮助企业提高环保水平,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照亮灯、铺好路、搭好桥。

多部门协同联动,为企业物色了新厂址。为了让企业顺利搬迁,政府还给予企业优惠政策,助力其早日建成投产。韩庆山:“尤其是协调金融部门,给我们一次性授信3000万元作为企业流动资金,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建设过程中,环保部门专班跟进服务,确保新厂房达到环保标准。通过整改,企业得以采购先进设备,集生猪、鸡、羊、牛等屠宰于一体,具备了年屠宰加工15万头畜禽的生产能力,完善了本地区从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了企业的华丽转身。韩庆山:“不是环保督察,我们没有这么大的决心来进行技术改造。以前的老厂一天的屠宰量只有四五十头,现在一天是四五百头,产能在以前的基础上基本上扩大了十倍。自动化设备增多了,工艺流程提高了。”

2023年1月,新惠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新厂房顺利搬迁投产。除了满足供应秭归本地肉食品,公司还分别在宜昌、恩施等地开设了多家新惠肉食品直销店,今年前三个月累计实现产值5500万元。

(来源:秭归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