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站专题> 生态环保看秭归> 正文
“秭”此青绿 园林美景入画来

  发布时间:2022-10-25 16:24

三峡秭归讯(记者 贾迪 邹媛)绿满眼,景满城。在秭归,“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正成为人们触手可及的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秭归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引,推动园林绿化向节约型、生态型、景观型转变,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打造园林精品,提升城市颜值。

这十年,依托山水坝城资源,以滨江路为主线,以绿色为基调、亲水为主题,对长达12公里的沿江库岸实施生态修复和整治,把昔日的乱石荒滩打造成芳香草滩。如今这条长江最美库岸线,串连起望江公园、天问公园、徐家冲港湾、凤凰山公园四大核心景观节点,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健身、旅游的绝佳之地,实现山水坝城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实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传统之美与现代之美的有机统一。

打造绿色生活环境是广大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新要求。这十年,以交通干线为主线,以城区道路、园区道路为重点,56公里县城道路绿树成荫。明珠路、滨湖路、平湖路,一条条临街大道犹如绿色彩带,时令花卉、园林小景点缀其间,与虎座凤尾的路灯相映成景,构筑起一道绿色生态景观长廊,让人如沐春光。

这十年,“拆违还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活动常态化开展,植树、养花、种草、护绿成为人们自觉习惯。夔龙山森林公园、橘苑广场、天问公园、望江公园等27处公园绿地覆盖城区。全面推进老旧小区园林化改造,新建悦湖华庭、平湖半岛、碧桂园、湖景天成等28个园林式居住小区,8个社区都按园林景观标准精心打造,漫步其间,处处绿意盎然、步步花木相随,园林建设点、线、面、体绿化布局合理,型、景、美、意展现得体,可谓“人在花园中、花园在城中”。

点亮文化品牌,彰显城市特色。

这十年,秭归园林城市建设十分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让历史融入城市发展的肌理,让文化点亮城市的名片。

屈原路、天问阁、橘颂社区......今天,走在秭归的大街小巷,从地名到景观塑造,无不感受到文化对这座城市的浸润,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亭台楼阁都珍藏着众多的历史文化记忆。

与三峡大坝隔江相望的凤凰山公园,荟萃各种名木古树、奇花异草,是居民休闲养生之地,也是名副其实的“峡江地面博物馆”。这里集中搬迁复建了三峡库区23处古代建筑,包括祠庙、城门、石桥、牌坊、碑廊、古井小巷。作为5A级文化旅游景区,每年都是端午文化节开幕式举办地。在这里屈原文化、峡江文化与园林文化交相辉映,文物保护与生态景观有机融合。

十年来,秭归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天然氧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称号。2021年底,全县城区绿地率为42.83%、绿化覆盖率46.8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98平方米、林荫道路率达88.93%。

(来源:秭归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