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站专题> 新时代文明实践在秭归> 最新动态> 正文
“益心为公”形成公益诉讼保护合力

  发布时间:2022-06-22 16:15

三峡秭归讯(通讯员 郭俊友)为有效提升检察公益诉讼办案质量和成效、强化公众参与、借助外脑智慧,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推动“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秭归县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平台各项功能,借助广大志愿者的“眼睛”“大脑”,推动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提质增效,更好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一是广泛动员,积极组建志愿者队伍。通过前期走访、实地宣传、电话联络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推广该平台,开展公益志愿者招募动员。积极邀请身处不同行业、具有各类专业能力且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士成为志愿者。共招录跨环境资源、食品药品、未成年人保护、安全生产或者法学等专业背景的志愿者21人,做好了志愿者储备工作。同时加强沟通,引导志愿者熟悉平台操作,充分调动志愿者积极性,形成专业高效、协同共治的合力。

二是全程参与,邀请志愿者参加公开听证。邀请公益诉讼志愿者参加2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的公开听证,对涉案当事人行为是否侵害公共利益、是否要求其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违法所得一倍的损失、诉讼请求实现后能否终结案件进行评议。在听证会上,公益诉讼志愿者从自身专业角度发表意见,并对涉案当事人进行释法说理,让涉案当事人深刻认识到出售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违法性以及潜在危害后果的严重性,主动签署了《修复社会公益具结书》,并赔偿违法获利数额一倍的损害赔偿金,同时在市级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

三是跟踪观察,邀请志愿者参与评估验收。在该院办理的一起因不文明施工造成非法占用林地案件中,邀请人民监督员、公益诉讼志愿者实地走访,查看补植复绿情况,现场查看树苗品种、种植密度,严把补植复绿效果。

县人民检察院将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推广,动员更多热心公益的人士参与进来。进一步做好志愿者培训,促进“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的有效应用。收集、归纳志愿者在平台上提报的线索,建立台账,并对每一条线索进行跟踪和反馈,定期向志愿者通报办理情况,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真正发挥平台的作用。

(来源:县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