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站专题> 生态环保看秭归> 正文
秭归县实现水生生物增殖放流9000万尾

  发布时间:2022-06-08 17:26

三峡秭归讯(记者 何宝明 通讯员 周雪莲)6月6日是第八个全国“放鱼日”,秭归县组织开展了2022年长江秭归段水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600万尾鱼苗放入长江。至此,秭归县自三峡工程蓄水以来,共计向长江投放鱼苗9000多万尾。

县委副书记张学书在致辞中说,县委、县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定不移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严格执行长江“十年禁渔”,完成转产就业安置退捕渔民782名,在筑牢三峡生态安全屏障上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体现“上游水平”,确保一库清水永续东流。

随着活动启动,600万尾鱼苗分别在茅坪水域和郭家坝水域被放入长江。这次放养的鱼苗都是经济鱼类,包括鲢鱼、鳙鱼、草鱼、鳊鱼等,是近些年来放养最多的一次。

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温飞龙:“本次增殖放流活动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两山’理论,通过增殖放流不断恢复长江流域本土鱼类种群数量、充实优化水域生态结构。同时通过本次活动的举办不断增强社会各界对长江水域生态的关注,共同维护长江水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

据了解,长江秭归段水域干流有67公里、支流80多公里,水生生物资源丰富,珍惜特有鱼类繁多。为进一步实现水生生物多样性,优化水域生态环境,秭归县从三峡工程蓄水以来,累计投入4500万元,实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10多次,很大程度充实优化了长江三峡库区水域生态结构。

(来源:秭归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