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秭归儿女> 正文
王晓蓉:花卉种植劲头足 带动乡亲增收入

  发布时间:2021-10-20 15:29

三峡秭归讯(记者 梅云春)家住秭归县茅坪镇滨湖社区的徐宗德、王晓蓉夫妇凭借着花卉、苗圃种植的好手艺,发展苗木种植,生意越做越红火,同时为乡亲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国庆节前夕,记者在茅坪镇陈家坝村国家电网定点扶贫花卉苗圃基地看到,基地经营负责人王晓蓉和员工正忙着给双色盆装土,他们要抓紧栽种四万盆盆栽,用于国庆节县城街道绿化。

2003年,王晓蓉和丈夫徐宗德双双辞去工作,凭着花卉、苗圃种植的好手艺,开始自己创业。夫妻俩利用零星空闲地栽培花卉苗木,偶尔承接一些小型绿化工程和绿化养护项目,逐渐积累下创业财富。

去年,茅坪镇陈家坝村获得国家电网定点扶贫花卉苗木基地建设项目,王晓蓉夫妇承担起此项定点扶贫建设任务。除了国家电网的80万元扶贫资金,夫妻俩还投入200多万元,建成了1800平方米的控温大棚,还配套建成了基地供水和田间道路。之后,他们又从17个农户那里流转土地12亩,开始规模种植花卉苗木。一年多来,夫妇二人成功培育出榕树、罗汉松、黄杨、观叶、万年青、平安树等200多个花卉苗木品种,别具一格的花卉苗木在他们的精心呵护下,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在规模发展花卉苗木进程中,王晓蓉夫妇还为陈家坝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基地常年固定村民用工4人,季节用工30到40人。该村村民韩裕芳在项目建成后就一直在基地修剪花木,每月劳务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村里有1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被吸纳到基地种花种树,每个家庭年获劳务收入两万元左右。

王晓蓉告诉记者,现在定点扶贫项目效果初显,他们承包经营的这个花卉苗圃基地,不仅自家赢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每年付给农户的土地流转费每亩平均1200元,村民年务工工资达到37万多元。同时,每年上交给村里2万元项目承包经营费,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脱贫攻坚对接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未来可期,王晓蓉、徐宗德发展花卉苗圃的干劲越来越足。当下,他们又瞄准了种植菊花的商机,筹划在今明两年,再流转适当的土地,成规模发展盆装菊花,进军宜昌城区盆装菊花销售市场。王晓蓉希望,通过自己的奋斗带动更多的乡亲种植花卉苗木,过上小康生活。她说:“现在我们夫妻俩有成熟的花卉苗木种植技术,我很想把自己的一技之长传授给更多的人。有热爱花卉苗木种植的乡亲,我乐意免费提供栽培技术,统一提供花卉苗木种子,大家抱团取暖,共同发展,一起通过发展花卉苗木,增加经济收入。”

(来源:秭归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