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站专题> 党史学习教育> 最新动态> 正文
党史天天读:中苏论战

  发布时间:2021-09-29 16:32

三峡秭归讯:《党史天天读》今天来了解中苏论战。

1950年2月14日,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结成了全面的同盟关系。然而,到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却发生了逆转。斯大林、赫鲁晓夫等苏联领导人经常对中国事务采取指手画脚的态度。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斯大林操纵的第三国际曾多次给中国共产党错误指示,险些让中国共产党毁灭。解放后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多次提出与中国共建一支海军、建立长波电台,被毛泽东拒绝,不久苏联同中国在意识形态上就分化了,双方先是论战,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苏联终于下决定撤走了所有苏联驻华专家以及一切援助。

党际的友好变成了公开的论战、国家关系上的同盟变成了互相拆台和攻讦,贸易急剧下降,军事摩擦不断,1969年双方更是发生了直接的大规模武装冲突。

中苏论战,是上世纪6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重大事件,对中苏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它的发生,是中苏国家关系迅速恶化的产物;是中苏两党意识形态分歧尖锐化的结果;就中国方面来说,也是中国共产党“左”倾指导思想急剧变化的结果。

中苏论战的实质,既是国家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也是在意识形态方面一场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统”之争。论战对全局指导上日益“左”倾的中国政治,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