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秭归讯(记者 谭琳)秭归县医疗保障局大力弘扬“店小二”精神,着力提升服务效能,推动服务“经办”成“精办”,全面推行综合柜员制和医保信息化建设,不断刷新群众办事的便利度、快捷度和满意度。
近日,在市民广场一楼医保服务大厅,记者看到了前来办理业务的宋女士。宋女士的家属刚在外地做了鼻部手术,由于医保系统更新,无法进行异地报销,便委托宋女士前来办理报销事宜。
工作人员:“我们现在只需要原始发票、费用清单、出院记录、就行了。其他的资料不需要,您自己保管好”。
宋女士:“以前要那么多资料, 现在怎么不要这么多了?”
工作人员:“我们现在的报销资料都精简了不少。”
宋女士:“那这个费用要几时到账?”
工作人员:“9个工作日到账,到时候您只要在银行卡上查询就行。.......好了,您的业务已经办理好了。”
宋女士:“这么快啊!我还有点事要办,我妹妹的卡想和她老公的卡绑到一起,我证件都带了,能不能在您这儿一起办一下?”
工作人员:“可以,您只需要出示双方的社会保障卡,填写一张《个人账户家庭互助申请单》就行了。”
不到10分钟时间,宋女士便在同一个窗口一站式办理了住院费报销和个人账户家庭互助两项业务。这要得益于县医保局从去年开始推行的综合柜员制,让群众办事由过去的“一事跑多窗”变为“一窗办多事”,实现“一窗通办”。
城区居民宋凤平说:“以前我也办过这几项业务,在几年前,我感觉交的资料要这么厚一沓沓,要跑几个窗口,现在交的资料也少了、不用到处跑了,确实方便。”
茅坪镇月亮包村村民周立权也享受到了其中的便利。去年他因病住院,花费了十几万元,今年申请了医疗救助。当时只拿了一张社保卡,便办好了相关手续,对此他赞叹不已:“不像以前资料需要很多,现在很方便了,只要一交社保卡复印件,报销费个把星期就到位了。”
一直以来,医保报销“手续杂”“材料多”“几头跑”是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仅在精简办事材料这一项上,县医保局在全省清单基础上又减少了27项,极大减轻了群众负担。
综合柜员制实现了“窗口融合”,还通过业务和信息融合、延伸服务解决了一些“老大难”问题。医疗救助以前需要患者提供户籍、医疗费用发票及报销的相关资料,现在由经办人员通过医保信息系统核查所有结算信息,在全县12个乡镇设置经办服务窗口,让广大农村参保群众也享受到了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红利,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县医保局(茅坪镇)工作人员邓润华:“我们所有医保业务都是窗口一次受理,参保群众的跑路次数及递交资料相比以前减少了7成以上。”
县医保局市民之家大厅负责人孙俪:“我们把医保经办分成窗口前台受理、股室后台办结两条作业线,前台一站受理,迅速分办转办,后台限时办结,目的就是方便群众,为人民服好务。”
除此之外,县医保局还推行了“医保电子凭证”“一事联办”“异地就医结算”“帮办代办服务”,自创了“电子流转单”,对国家统一的高频服务事项全部实行网上办理,极大提升了医保经办便利度。
湖北大康建设有限公司人事经办人何训玉:“我们企业里建筑行业人员流动非常大,因为工地开工不少,也许今天来一个,明天后天来一个,这样申报的话每来一个人,你都要大费周折。现在就随时来,我可以随时申报,随时减少,这都是非常方便的。”
截至目前,全县网办业务达15000件,占办件总量95%以上。后续,县医保局将继续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发力,不断提升医保经办服务水平,真正做到为民服务办实事!
县医保局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做好“加减”法,即在申报材料和办结时限上做减法,在提升群众满意度上做加法,要让信息多跑路,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多的“网上办”“掌上办”“电话办”“邮寄办”等不见面的帮办代办服务,同时要积极推进多部门联合,拓展县内“一事联办”及跨省联办服务,真正让群众办事不求人,最多跑一次。
(来源:秭归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