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秭归讯:《党史天天读》今天来了解怎样评价1957年发生的反右派斗争?
苏共“二十大”以后,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动荡局面,帝国主义乘机掀起反苏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浪潮。在国内,一些地方存在着严重的官僚主义,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工作中出现了某些要求过急、工作过粗的缺点,一些地方发生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农民退社等现象。在此情况下,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公布《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党进行一次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内容的整风运动,发动群众向党提出批评建议。但是,在整风运动中,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鼓吹所谓“大鸣”“大放”“大民主”,向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发动进攻。为了坚持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1957年6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内部指示。同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这是为什么?》的社论。此后,全国陆续开展大规模的反右派斗争。1958年夏,反右派斗争基本结束。对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进行坚决的反击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但是,反右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了,它把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当作了敌我矛盾,把一些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错划为“右派分子”,挫伤了一些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造成了不幸的后果。从1959年到1964年,党先后给大量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人摘掉了帽子。1978年,党中央决定对尚未摘帽的错划为“右派分子”的同志全部摘帽,彻底平反。1981年底,这项工作基本完成。